j姐愛黑貓
j姐愛黑貓

貓奴,文字工作者與社群經營者,最近成為讚賞公民。寫文是救贖,觀察社群是工作,美股是養退休金的方式,區塊鏈則是最新興趣。 同時歡迎加入我的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esicalin

Web3時代的創作者經濟,真有比較好?又怎麼玩?

上週跟一位在NFT界認識的朋友交換一些想法,他明白地表示,現在不會勸周遭的創作者馬上進入NFT的圈子,因為在毫無準備下,不過是進入了又一個紅海。但是,同時他表示自己也在嘗試去中心化寫作平台。藉這些機緣,我也想來談談創作者經濟這個話題。

上週跟一位在NFT界認識的朋友交換一些想法,他明白地表示,現在不會勸周遭的創作者馬上進入NFT的圈子,因為在毫無準備下,不過是進入了又一個紅海。同時他表示自己也在嘗試去中心化寫作平台,不過不是Matters,接著也討論了一下目前在各家去中心化寫作平台的觀察。

看起來,許多人說Web3趨勢來臨,第一個振興的是創作者經濟沒有太錯。許多原來對經營粉專或IG已經快死心的人,因為寄望著從這個新領域找到機會而紛紛投入。另外,剛好讀到栀子榴莲這篇談創作者經濟的好文。覺得藉著這個機會,不如就說一下自己對於Web3時代的創作生態,還不太成熟的看法。

少數編輯左右的Web0年代?

我是經歷過Web0年代創作的老人。學生時代偶然參加了校外的文學營,小說創作拿到了佳作獎項,大學時去報紙文學副刊投稿也被選上過。也是因此才覺得自己在未來職場上可以考慮能發揮創意的領域,要不然我本來是工科背景,而且不是會被老師選去參加作文比賽的那種類型。

那時候被這些報刊編輯看上的心情,實在是好光榮,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有某種潛藏的天份。後來真正進入職場,也認識了不少文學編輯,現在回頭看這件事,倒覺得自己當年可以投稿成功,部分原因可能因為正是這些副刊長年的忠實讀者,在不自覺情況下扮演著很會「猜題」的好學生,投稿自然容易符合他們的偏好,就會被看見。

而在網路時代還沒來臨前,副刊自然掌握著某種霸權,審稿編輯讓誰的文章能出刊,也確實能左右什麼樣風格的文學創作是主流。

畢業後,我投履歷總會附上這些副刊作品集,以茲證明自己的創作能耐,果然讓幾家廣告公司看上,覺得可以嘗試文案企劃。後來,我選擇了一間由前奧美公司廣告人出來創業的廣告製片小公司,也曾和老闆交流當時附上的副刊文章如何?這位資深廣告人笑笑說,我那些文章很有趣,不過只是讓他覺得我可以培養看看。他強調,商業世界要求的文案品味大為不同,還得經得起市場與客戶的考驗;而純文學創作放抽屜,多年來沒人看,也不會不偉大。

真的是如此嗎?純文學創作領域,只是一群無法面對世界的文青小圈圈?商業文案可能比較有市場概念?同時經過這兩種領域洗禮的我,覺得這只是不同的兩種創作生態而已。

例如傳統的副刊編輯,長年和文學界的人互動,每次副刊刊出的文章,也總會有外界的人提出回饋建議,雖然沒有數據分析工具在手,當年仍然培養出了某種市場嗅覺,所以跟隨他們並不完全錯。

至於商業廣告文案,雖然是服務企業,也可從中找出妥協且能激起創意火花的做法,生態是建立在品牌客戶,文案提供者與最終看到廣告消費者的交流上。很多叫好又叫座,還有人會懷念的廣告作品,是被人當作藝術在看待,這些也不必多說。

Web2的齊頭式競爭

我同意創作最挑戰的,永遠是創作本身,但是不同年代用來曝光的平台,確實有著左右創作風潮的能耐。Web2社群時代,讓報刊編輯與廣告公司都得下放權力給臉書,Youtube,這確實也是一種改善,畢竟還有許多其他風格的創作,可能這些傳統領域的人未必看得懂,卻可能也有著值得被看見的潛力。

那麼問題出在哪?其實只是因為平台太統一了,現在不但是文學創作的內容,廣告公司新推出的有趣文案,還有新聞媒體,以及純素人用來跟親朋好友打招呼的貼文,全都在社群平台上齊頭式的競爭,大家看著每天數據上最熱門的話題判斷來製作內容,這樣真的能讓不同類型的內容,得到一樣的尊重,彰顯自己獨特的價值?自然是非常錯誤的操作。

只是許多網紅抱怨著,即便知道不該討好所有人失去獨特性,演算法一來整,總讓自己社群影響力銳減。所以,Web3時代的創作者經濟革命,應該是去中心化,讓不同價值的內容有各自安身的地方,不受演算法霸權牽制依然能活。

一萬人的力量

這個能活的標準,用不著臉書時代那樣高,得成為百萬等級粉絲網紅之類,但也不致於太低,最少應該是幾千人至一萬人的力量。所以Web3時代的創作者,社群經營還是得做,但就是尋找最懂你的那幾千或一萬人就夠了。

那麼,這一萬人出現,就要期待著自己可以全職藉此維生嗎?也不容易。我周遭即便是最早看好比特幣與區塊鏈的人士,他們覺得去中心化革命,未來最樂觀也不可能全面取代中心化世界。畢竟許多中心化管理,比如政府軍隊,有存在的必要。另外,全球人們的思維要從中心化轉到去中心化,還是更加漫長的世代鬥爭與教育的過程。幾十年後,有五成領域可以被撼動成為去中心化,已經很了不起了。

換句話說,未來這世界還是會有很多資源,必須仰賴中心化世界來提供。所以去中心化平台可以給創作者的最好禮物,就是搭起了最初最好的一座橋樑,讓你跟一群真正看得懂你的人接軌,但未來如果希望創作成為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我覺得中間許多過程仍然需要和傳統體制裡的人溝通與拿取資源。

我覺得目前比較好的方式,還是在傳統與Web3領域兩邊都探詢機會。你可以在一些和內容相關的傳統企業待著,除了結識人脈與磨練創作能耐外,也可以看主管接受度提出有Web3概念的Side Project。其實這些傳統企業都有意識到要做數位轉型,會鼓勵內部員工的創新舉動,而今年開始NFT成為台灣熱門話題後,許多你想不到的傳統領域老闆,正開始對區塊鏈產生好奇,若看公司文化還算開明,說不定能說服上頭長官做點新鮮嚐試,就可以大方地在公司裡斜槓。

另一方面,當然可以在各類幣圈與NFT社群自己找機會介入,初期先不要求要能從中賺錢,慢慢找出自己定位,但重點還是要選真正能提升你個人價值的地方,別只看哪裡話頭最熱,獎勵最多就往哪裡鑽。這些都是一時,不一定長久。

這也是為什麼我還是選擇待在Matters的原因,畢竟這裡懂得看深度文字內容,以及寫出深度文字內容的用戶還是最多的,拍手與作者數據週報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但不是想像著可以靠這些賺錢,而是拿來作為市場評估。當然,我仍然期待著Matters社群真的能積極擴大,成為創作者很容易找到那幾千人或一萬人的力量。



主圖來源: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Pixabay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