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由網路素人晉身「美」食達人:Instagram Foodie是如何煉成的

話說最近在澳門最有「公共性」的話題,是一起驟看微不足道,但又與大多人生活相關的事件...
作者:遠東釣魚郎(嘗試以社科方法研究歷史的兩面不是人)

話說最近在澳門最有「公共性」的話題,是一起驟看微不足道,但又與大多人生活相關的事件:

事緣澳門某專門就本地餐廳撰寫「食評」的Foodie專頁,被某餐廳公開了兩者間的對話。如餐廳方面向Foodie專頁支付一筆數百元的「贊助費」的話,Foodie方對餐廳的評價將會「更具吸引力」,反之,對餐廳的評價會更「直率」,以對其他商家公平。

事件IG已被刪除 (Image: 船媽泰麵)


消息在本地傳開後,該Foodie基乎被一面倒批評,甚至被指控為收陀地,意即像澳門舊時的黑社會一般,向餐廳敲詐或勒索。

雖然「收陀地」看似相當具有本地特色,但Foodie事件的意義,卻不純然是本地的一宗「商業糾紛」。作為澳門近年來的「新興產業」,Foodie在澳門繁衍的速度,可謂與本地咖啡店開業的頻率成正比。

而Foodie數量之眾多,使得即使未有特別關注的網路使用者,皆會直接及間接地接觸到其所發佈的資訊。更甚地,在飲食的消費選擇(例如尋找新餐廳)上,Foodie所介紹及分享的食評,亦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參考對象。

但一個或許「細思極恐」的問題,便是到底為甚麼Foodie們能夠,以及如何定義甚麼是「好」的食物?Foodie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食評家」,並未有,或不需要掌握一套專業化的食物知識體系及話語。那麼Foodie是如何創造有關「食物」的知識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將借用文化研究學者Zeena Feldman於2021對Foodie的研究,結合澳門的Foodie事件,檢視在Instagram上,對食物的認識是如何形成,而此種認識方式同時又反映了何種張力。

網路的悖論

Foodie之所以能夠大批出現,箇中關鍵是如Instagram等平台,事實上存在著一種「民主化」的傾向。在這些平台上,只要用戶能夠掌握基本的使用知識(例如拍照,發佈帖文,以關鍵字搜尋帖文),便擁有發佈及獲取不同資訊的能力。由於每個人(理論上)皆有機會接觸及發表不同意見,使得單一資訊事實上難以在平台上發揮壟斷的角色。

而有關於食物的評論亦不例外。傳統以來,「食評」事實上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掌握了特定認識食物方式(例如產地)、表述方式(有關味道細緻差異的「行話」),以及評價標準的「專家」(如「食家」及「星級廚師」),擁有了界定甚麼是「好」的食物的權力。

最具權威的美食指南,當屬有百年歷史的Le Guide Michelin (米芝蓮/米其林指南, Image: Wiki)

而Instagram平台的出現,則使得這些傳統知識的權威開始鬆動。平台不但令更多人擁有能夠評論的能力,同時亦使得餐廳能被更多人評論及檢閱,在幾乎人人皆可以成為Foodie的情況下,評論食物現在已不是食評家的專利。

但真實的圖像又是否如此?

雖然Instagram看似擁有著令所有人意見平等的傾向,但此種屬性又進一步受制於兩種根本性力量。

第一,Instagram平台本身事實上存在某種隱而不宣的「行規」,使得一些帖文比另一些帖文,更傾向被認為是「好」的。

第二,正如本次Foodie事件所揭示的,商業邏輯已完整地滲透到Instagram當中,令廣告,KOL,以及贊助帖子等(能見度較高的)商業產物,同時與個體、非商業的元素並存。

不同力量間的拉扯,於是造就了Instagram獨特的「食評」樣態。

生產關於食物的形象

那麼,Foodie到底如何使帖文成為一篇合格的食評?

看似直接了當的食物及餐廳介紹,事實上蘊含了各種細微卻相當重要的技巧。而正正亦是這些獨特的方式,使得Instagram的食物帖文能夠得到注視,同時亦塑造了一種特定的食物風格,以及有關甚麼才是「好」的食物的知識。

「看上來都差不多」

曾經有留意Instagram上Foodie的讀者,相信會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Foodie寫過的食物及餐廳林林種種,但這些照片總有一些不約而同的偶合之處。

例如,在適當的燈光下,食物會被特定的佈置(如餐具)及裝飾簇擁,並從特定的角度拍下食物照。一些照片在加上濾鏡及後製後,看起來似乎與平時能在雜誌及媒體所能看到的無異。

此背後所反映的,是一種特定的食物呈現方式,如何蘊含某種既定的美學風格。(Image: 自攝)

雖然在主角作為食物的情況下,能夠發揮的空間似乎有限,但不論是高級料理或是茶餐廳,抑或是西式料理與泰國菜,食物照的風格似乎存在著某種有趣的齊一性。

此背後所反映的,是一種特定的食物呈現方式,如何蘊含某種既定的美學風格。

透過把各種食物放置、裝飾、以及呈現成類似的樣式,這些食物照塑造了一種「標準化」的Foodie模版,使得食物只有通過此種方式,才會被想像為「可食用」、甚至為「可欲求」的。在經過平台的傳播,以及Foodie網絡之間的相互影響下,可以想像風格趨同的食評,似乎是相當「自然」的現象。

無庸置疑地,此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既有對於食物間階序的想像(例如,茶餐廳食物在經過修飾後,似乎立即能登上大雅之堂),但與此同時,其亦鞏固一種特定的,如何才能稱得上為「好」食物的想像。

「難分真與假」

而正如上文所述,Foodie所誕生的背景,是平台本身對於用戶自由創造及分享各種資訊的傾向。因此理論上,Foodie應是一個熱愛食物,而又熱切地想與其他用戶分享其體驗及感受的群體。

但Instagram事實上同時亦為一個商業性的平台。正如澳門讀者所能觀察到的,在不同Foodie的頁面中,我們不難看到其與飲食業界共同合作所發佈的帖子,甚至會有明確標示為「廣告」及「推銷」的內容。

那麼、在「食評」、「廣告」,以及並未明確標示為何者的帖子交替出現下,閱聽者事實上難以分辦究竟甚麼才是「發自內心」,不受外部影響的食評,而甚麼其實是宣傳活動的其中一環。

此種現象所指向的,是Foodie打破了「業餘食物愛好者」及「專業飲食業者」的界線,而同時混合了來自光譜兩端的元素。

除非出現如本次Foodie事件,令我們能夠窺見Foodie「後台運作」的契機,否則我們事實上其實難以分辦到底甚麼才是「真」、「假」、「非真非假」、或是「弄假成真」的食評。

「食物與只有食物」

而Foodie的食評,亦存在另一個或許明顯而見,卻又隱而不宣的特徵:在絕大多數的食物照當中,我們鮮少會看到「人」的身影出現。食物照中所出現的當然是食物,但亦只有食物才會出現。

我們眼中所能看到的「食物」本身即是一種「人造物」,經過了各種生產的工序,以及特定的消費模式,才成為了端到餐桌前的那一份菜式。

但所有與食物有關的人、事、物,例如烹調的廚師、處理手法、進食時的周邊環境等,在食評的照片幾乎全部隱沒不見,只有即將要被介紹的食物本身出現。

有趣的是,我們一般視作「高級」的傳統食評模式,反而更為著重食物的社會及歷史性質。例如〈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這並不盡然只是選材或是如何表現的問題,而是一種選擇抽空了食物的社會性,把其視作一種純粹「客體」的呈現方式。至於食物本身所蘊含的各種意義(例如其是如何成為「此種模樣」的過程),皆在特定的呈現中被抽空。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Foodie事件中餐廳一方接受了Foodie的條件的話,那麼我們所能看到的,便只是眼前的那份食物,而永遠不會得知其是某種商業關係產物。有趣的是,我們一般視作「高級」的傳統食評模式,反而更為著重食物的社會及歷史性質。

小結:到底Foodie能吃嗎?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看到不論是Foodie或是其所呈現的食物,背後所蘊含的是一幅更為複雜的圖像。

不論是資本主義中對於「商品」形象的建構,美學風格的呈現,或是文化中對於不同食物的分類及階序,皆參與了Foodie選擇如何呈現「好」的食物形象,同時又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此種特定的呈現方式。

或許有讀者會慨歎,這些各式各樣的力量,使得食物的「真正」模樣早已消散不見。但食物(Food)的真正內涵是否已經死去(Die)?至少Foodie會告訴我們,我們尚可消費那些在照片及文字中的東西。

#文章篇數:9️⃣9️⃣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的故事|📁 文章目錄|👍 臉書專頁📣 徵文啟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3251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