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涵

@lens_content

【分享教學 10 件事】每個人的專業都值得被世界看見,打造知識萃取工具包的初衷

自從去年底團隊擴編後,文章週更計畫就無限期延宕了⋯⋯身為一個知識工作者,實在慚愧。年初也為了文章管理的便利性與 SEO 考量,自建了公司官網。往後將會陸續把文章搬移回官網,正式跟 Matters 告別。作為一個對創作者友善的內容社群,Matters 陪伴我渡過創業最艱苦的前半年,如今公司順利推出了第一隻自有產品,就讓我用這篇產品介紹文章,來為 Matters 這邊的專欄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吧!

【分享教學 10 件事】09:知識萃取的另一種切角,從書中萃取知識!《高產出的本事》讀後收穫

前兩週忙於案件與講課(養活自己),文章更新計畫荒廢了好一陣子⋯⋯終於再度更新,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常被問到的問題——知識萃取除了用在專家身上,是否可以從書中萃取精華?答案是「可以」,但做法不同。恰好最近受到樂金文化的邀請,閱讀劉奕酉老師的新作《高產出的本事》,書中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用的...

【分享教學 10 件事】08:為什麼用了知識萃取訪談,還是無法從專家身上問出重點?

開頭先跟讀者們致歉,上週業務量實在大到難以負荷,在 Ten Articles Challenge 中請了第二次假,這也代表我必須面對相應的懲罰(奔潰)。本週強勢回歸,想跟讀者們分享我創業三個月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知識萃取很厲害,但為什麼用了訪談,還是無法從專家身上問出有價值的資訊?

我將「知識萃取」做成內訓課程了——從幕後走到幕前,全靠福哥「教學的技術」

本週將暫時脫離「分享教學 10 件事」,插播一個具有時效性的主題!除了與讀者們分享我開始教課的消息,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大力推薦職業講師王永福(福哥)傳授的「教學的技術」。我運用了教學的技術,在一個月內為兩間企業設計了內訓課程而且廣受好評。

【分享教學 10 件事】07:碎片化學習是被炒作還是真的有用?(下)基模、記憶與碎片化學習

本週來到分享教學系列 07 號文章,在標題列打上編號時有些感動(可能是因為快解脫了吧) 同時也覺得好險有展開連續十週的自我挑戰,如果當初沒有逼自己,如今什麼也不會留下。記錄自己的思想真的很重要,不是出於自負,而是能將自己思考的演進具象化,看見改變的軌跡。

【分享教學 10 件事】06:碎片化學習是被炒作還是真的有用?(上)3 個適合碎片化學習的情境

本文開頭就先跟各位讀者土下座道歉,上週深陷各種死線,所以動用了 Ten Articles Challenge 中唯一的請假機會;本週正式復出,同時嘗試比較不一樣的文章風格,一樣是分兩篇,上篇會整理一些生活經驗並歸納出一個假設,而下篇則會查找相關研究,嘗試驗證上篇提出的假設。

【分享教學 10 件事】05: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下)高報酬與誰才適合開課?

上週在分享教學系列 04 號文章中提及,開設線上課程有兩大風險以及該如何做銷量預估,本週將接續分享線上課程一旦銷售成功即可得到的高報酬,並幫大家統整誰才適合開線上課程。相較起其他媒介更高的報酬上一篇文章感覺都在說線上課程的缺點,製作成本高、銷量難預估、講師的信任資產要累積足夠等等...

【分享教學 10 件事】04: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上)風險與銷量預估

上週看到許多老師分享開設線上課程的輝煌戰績,鼓勵大家藉由開課建立被動收入。看到越來越多專業人士透過線上課程達成生涯目標,真心很為他們開心,也對於這個產業的發展更加樂觀。不過在業界一片叫好,鼓勵人人都該開課的氛圍下,我倒是想分享反向的觀點──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

【分享教學 10 件事】03:最常被教學者忽略的細節──訂定教學目標

分享教學系列 01 號文章中提到,知識萃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清楚定位聽眾目前的程度,以及聽完教學內容後希望達到的程度。當時礙於文章篇幅無法詳細說明,定位聽眾程度本質上就是「訂定教學目標」,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目標訂得好不好將大大影響後續教學是否有效,所以本週就來聊聊「如何簡單又快速訂定教學目標」吧!

【分享教學 10 件事】02:做線上課程很燒錢嗎?有哪些成本?製作費收多少才合理?

上週發佈分享教學系列 01 號文章後,觀察了讀者們的反應,發現知識萃取這個主題可能太嚴肅了,所以本週的更新就選擇比較狗血(誤)平易近人的主題:做線上課程很燒錢嗎?背後究竟包含哪些成本?想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市面上的線上課程製作報價較不透明,而且依照不同的作品規格與廠商營運方式,會...

【分享教學 10 件事】01:何謂知識萃取?為何需要它?

上週發佈離職文後引發了意料之外的迴響,非常感謝願意閱讀我的文字的所有人。接下來我與好友展開了 Ten Articles Challenge,自本週起每週更新一篇文章,連續十週,拖稿者需要請對方吃一頓大餐。在這次挑戰中我預計以「分享教學」為題撰寫十篇文章,還請各位讀者監督我了!

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畢業—沒有了 Hahow Content Head 的名片,然後呢?

離上次發表文章大概有一年了,原本還打算寫一系列以 Hahow 為例的內容團隊管理心得,沒想到再次發文竟已離職。想藉由這篇文章記錄自己決定離職的心路歷程,也跟身邊的人分享離開 Hahow 這個最強後盾之後,我打算做些什麼?歷經了四版名片,終於從 Hahow 畢業!

如何製作線上課程?以 Hahow 為例分享內容製作思維與團隊編制

作為內容團隊經營與管理系列的第一篇文,就來談談 Hahow 平台是如何產製線上課程的吧!我在Hahow 任職四年(含一年實習),總共經手了 66 堂線上課程;無論是擔任第一線的內容企劃或團隊管理者,最常被問起的問題不外乎這三個:Hahow 平台會如何協助老師製作課程?

知識人航空 EP.1 活動後續,Hahow 來不及回答的問題都收錄在這篇文章!

感謝生鮮時書促成了台灣第一個知識產業小聚,讓我們這些知識付費、線上教育的內容製作者有機會能互相交流取暖。很榮幸可以代表 Hahow 好學校擔任第一場聚會的講者,活動當下在 Sli.do 上收到了非常多提問,可惜因為時間限制無法在現場逐一回覆;秉持著「讓知識技能觀點有效流動」的精神...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