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 Wu
Gem Wu

醫療、公衛、經濟、政治,與一些影評藝評。

當住院醫師也在學著怎麼當老師 — Residents as teachers 的反思與實踐

當了快四年的住院醫師了。在面對臨床現場那麼多未知,而醫學知識如此浩瀚的情況下,常常覺得自己學習的時間都不夠了,怎麼還有時間教學生呢?

畢業時節,有不少給予這些新鮮人的建議與祝福紛紛出爐。不管是叫人快跑 [1] 或是不要太緊繃 [2],似乎也不一定適用在每個人身上。我想給建議大概就是這樣吧,你可以聽聽就好,也可以放在心上,它在一些脈絡下管用,卻在其他的情境中反而幫了倒忙。最終聽取建議的我們,還是需要回歸自身,為自己的決策負責。

從不分科算起,我也當了快四年的住院醫師了。在面對臨床現場那麼多未知,而醫學知識如此浩瀚的情況下,常常覺得自己學習的時間都不夠了,怎麼還有時間教學生呢?更何況,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所學的內容紮不紮實,於是在這個住院醫師也被要求要當老師(Residents as teachers)的時代,往往覺得進退兩難。在臨床工作比較不那麼繁重時,還可以自己回家讀點書,隔天拎著學弟妹講主題,在值班與多床有難的狀況,常常最先犠牲的便是教學這件事(ok 學弟妹我們今天就到這邊你們可以先做自己的事囉X)。

在醫學生時代參與醫學教育便感受到「住院醫師的教學責任」真的要落實,還是需要至少兩個條件:住院醫師有足夠的時間、住院醫師有足夠的動機

如果主治醫師花在教學上的心思時間有限,老實說學生可以從前輩身上學習的機會也少許多。當我工作完成得差不多,行有餘力時,也會空出一段比較完整的時間來進行教學。有時值班值到比狗還累時,和學弟妹說聲「抱歉,昨天我值班今天要 PM off 沒辦法教太多東西」時,其實學生們也常能同理。

看到學生們想學卻又怕打擾學長姐的進退失據時,其實我是有點心疼的。我也記得自己在學生時期那種對於自身能力不足而渴望成長的心情,完全可以同理學生們的感受。和主治醫師比起來,住院醫師更可以教的是基礎的臨床技能(包括抽動脈血、打中央靜脈導管)、有更多的臨床時間(夜間學習、隨時在病房可以去看病人等),以及用一個相對於師長而言,更能用一種接近同儕(near-peer)的角度來教學,而不致感到十分有距離。我們不像一些師長已經將技能內化成神一般無法拆解的境界,住院醫師可以一步一步地教學,讓初學者知道如何先從模仿開始。

據 Snell (2011) 的整理,醫學生大概有 1/3 的學習是來自於住院醫師。這個比重實在讓人不能忽視。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大地從學長姐身上獲益,也想要讓每一位被我帶過的醫學生至少可以有信心地說:「在這幾週下來,我的收穫頗豐!」於是,我開始思考並實踐如何在忙碌的住院醫師生活中兼顧教學,後來也整理出幾個自己覺得有用的心法想與大家分享:

  1. 對於每一位跟我的學生,我會認真瞭解三件事:為什麼想當醫生(或不想當醫生)?對什麼有興趣(或沒興趣)?覺得自己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

  2. 我會和學生講說,如果你想學什麼、怎麼學,我都會幫你想辦法。我也會問得更細一些:喜歡讀書嗎?喜歡的話我丟 paper 和 textbook chapter 給你念。沒有很喜歡的話,如果想學,我教你怎麼念,如果不想學,我會想了解你習慣什麼樣的學習法。也有些學生想要直接討論 case、練 procedure、影片學習法、學開醫囑、寫病歷,我也都覺得很不錯,只要有動機學,我就看自己可以幫上什麼忙

  3. 教學內容上,我自己會準備三個面向的內容:第一是臨床思路(包括如何系統性地思考鑑別診斷、病歷書寫),第二是特定醫學主題(包括以前自己做的 PGY 報告、辦讀書會時自己準備的簡報),第三是實用技能(包括理學檢查、侵入性處置的步驟、CXR 判讀)。

  4. 除了上述的硬技能 (hard skills) 以外,其實我更在意的是學生之後會變成什麼樣的醫生。我覺得一個聰明但不思進步的醫生通常不會是個好醫生,他的思路無法與時俱進,會使病人得不到更好的治療。我會分享行醫時的社會觀察與體悟。我也時常提醒學生,要認知到社會決定因素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還有醫病關係之間的資訊落差與權力不對等,以及想辦法來減少這種不公。

  5. 教學相長,這會是個重要的教學動機。有時學弟妹也會教我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識技巧,我也都會很直接地感謝他們讓我學到一些新東西。有一句話我滿喜歡的:To teach is to learn twice.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練習怎麼樣用更淺顯易懂的語彙、比喻與架構來讓學生乃至於病人瞭解臨床情境。

  6. 不要吝惜對學生給予稱讚或指正。在指正錯誤時,對事不對人而且態度一定要謙和,畢竟學生在犯錯時他們自己往往會最為自責(有例外但實在例外太少見了),之後會再舉自己犯錯的例子來安慰學生。在看到學生有表現好的一些面向,比如說有回去念書、問了個不錯的問題、認真觀察病人、貼心地注意病人的需求等,都也請不要吝嗇地稱讚學生。這點是我和我在和信治癌中心的恩師陳呈峰老師學的。學生被肯定了之後,這些正面的特質便更有機會被保留下來,也可以是他們日後成長的動力。

這樣的教學模式從我住院醫師以來開始執行,也很幸運在長庚的這兩年,都得到了優良教學住院醫師的肯定。去年確診無法領獎,今年在台前,收到學弟妹側拍的照片,更倍感溫暖。

也因為教每個學生的時間不算長,一直在思考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教學繼續下去。我之前弄了個 messenger 對話框讓大家可以討論發問,卻也擔心擾民。目前還在思考,要不要來開個社團,還是有其他的替代方式可以讓教學的管道維持暢通。

最後,我還是想要吊個書袋。Doctor 這個字的字根來自 Docere,在拉丁文中意思是 To teach。醫師兩個字中有醫也有師,傳道、授業、解惑,大概也是這一行中極其本質性的任務了吧。

[1] Tu, M. (2023). NVIDIA CEO Tells NTU Grads to Run, Not Walk — But Be Prepared to Stumble | NVIDIA Blog. Retrieved 28 May 2023, from https://blogs.nvidia.com/blog/2023/05/26/huang-ntu-commencement/

[2] Michelle Yeoh addresses the Harvard Law School Class of 2023 — Harvard Law School. (2023). Retrieved 28 May 2023, from https://hls.harvard.edu/today/michelle-yeoh-addresses-the-harvard-law-school-class-of-2023/

[3] Snell, L. (2011). The resident-as-teacher: it’s more than just about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3(3), 440–441.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