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We Are The World,再多講幾句

上次一篇,只是概括當年由英美樂手發起之後,很多地方都有跟隨,也相本着相同的初心和目標,以埃塞俄比亞的災民為重心。自己有一些觀察,想再多講幾句。
當年的十二吋單曲封面。

英美樂壇基本上主導了全世界,尤其在那年代,影響力真有點不可思議。有些甚麼大熱單曲,隨時席捲全球,打上各地流行榜,幾乎全人類都聽同一首歌。因此,在當時,這種滙聚一眾知名當紅歌手合唱一曲,是可以產生1+1=3的威力。現在再慢慢檢視當年的盛況,又似乎有不少問號,未能有完滿的解釋。最令自己驚訝的,是他們原來拍下很多片段,攝影師和攝錄機都有六七個單位,分佈在場內多處,那麼,他們是已準備詳盡記錄那晚的一切,那何以要到差不多近四十年後,才拿出來做後期製作呢?

正如上一篇提到,導演Bao Nguyen當年只有兩歲,對當天的事情,一樣是從錄像中得知,當然,他有去訪問仍然健在的Lionel Ritchie 和Bruce Springsteen等人,但年代久遠,記憶不會模糊嗎?自己再看一次,感覺上電影似乎着墨在黑人歌手的貢獻,我們先看看項目啟動時的細節。一位黑人資深歌手Harry Belafonte受英國Band Aid啟發而着手籌備,他再拉攏知名監製Quincy Jones壓陣,加上Lionel Richie的協助,拉到米高積遜合作寫歌。然後幾位資深的歌手,如Stevie Wonder,Ray Charles等,都已是一線樂壇大哥,而女生方面也有Diana Ross和Tina Turner,這都是六十、七十年代已樹立名聲的歌手,都是星級人馬。自己感覺上,他們也相當論資排輩,因此新人是相對少,可能Cindi Lauper已是最新一位。至於白人樂手,最當時得令的,自然是Springsteen ,他的《Born In The USA》正在大賣,風頭一時無兩。而卜戴倫自是國寶級人物,不過他一向獨立獨行,在一班人之中,影響力不是很強。而Paul Simon大家仍認識他是Simon & Garfunkel的一半,他當時仍未推出那首《You Can Call Al》,事業有點停滯不前。至於Kenny Rogers,他是鄉謠巨星,有其市場,但不是主流。

但在英國,Band Aid的組成便有點由下而上,當時,愛爾蘭歌手Bob Geldof(他是剛出道幾年的一隊新浪潮樂隊The Boomtown Rats的主音),半紅不黑,他自己落手落腳去開始,找到Midge Ure合作做音樂,安排錄音室,然後打電話給其他歌手,都是當時流行榜上的人物。那個時期,英國興起新浪潮和新浪漫的音樂,新人輩出,百花齊放。今日再看歌曲上的歌手,有來自Duran Duran,Spadau Ballet,Culture Club,Paul Young,Heaven 17,U2等,他們只是開始崛起,例如Duran Duran只是剛剛出版了第三張專輯,末至大紅大紫之期,Spandau Ballet也只在年中才推出《True》,開始受到注意。至於U2,他們有口碑,但要到一年後出席溫布萊的Live Aid演唱會,才一舉成名天下知。還有George Michael,雖然已有《Careless Whisper》,但他仍算是Wham!的成員,跟他日後單飛發展的成績,有相當距離。

稍為算有些名氣的,可能算是Sting和Phil Collins了,他們都是七十年代中後發跡的,有一定的成績。年資最老的要算Status Quo了,在英國以外認識的人不多。而Collins更因連續多首流行單曲上榜,他的唱片公司拒絕讓他參與項目,不想他曝光過度。結果他極力爭取,承諾不唱,只是打鼓。因此可以説,英國的一隊,大家咁高咁大,沒有誰比誰優勝。也可能是自己早已心繫英倫音樂,那班後起之秀很多跟自己的年紀差不多,因此認同感較多吧。這班人在之後的日子,更上層樓,成為新時代的聲音,也啟發打後的幾代人。

也許我有些偏見,不過,始終英美主宰了世界音樂市場,他們各自做一個這樣的項目,都是人才濟濟,都是話題之作,也似乎是在當年那個特定的時空,才可成事。後來的複製都完全跟不上,或者,就是市場已經不一樣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