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
槛外人

农妇,母语一般,其他语言更一般,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我对各种语言和文字的热爱,哪怕是看看也好。

天主教的人名和《圣经》的中文翻译

电影《The two popes》海报

关于这部《The two popes》,两位教宗(在日本、韩国等地称为教皇,最早在天主教华语地区中也称为牧首)的尊号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与众不同,它们既熟悉又陌生,或者这是中文语境里由于翻译带给不了解宗教的人的些许困惑。

退位的那位教宗尊号是Benedictus XVI (拉丁语),取自天主教圣人,著名的隐修士Benedict(拉丁语),也是隐修会创始人。Benedict或Benedictus在今天也是很常见的欧美国家的姓氏,一般会音译为本尼狄克、本尼狄多斯等,根据各国语言发音不同,多少有些变化。

接任的教宗的尊号是Franciscus (拉丁语),取自天主教圣人,著名的苦修者方济各San Franciscus(拉丁语),他是方济各会的创始人。Francesco或Franciscus 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欧美国家姓氏,音译多为弗朗西斯,弗朗西斯克斯等。

另外我们熟悉的Peter、John、Paul——彼得、约翰、保罗,如果打开《圣经》或其他天主教典籍,这三个名字对应的是伯多禄、若望、保禄。为什么这些译名如此特别,而且“禄、笃、望”这些用字似乎颇有古意呢?这的确和《圣经》早期进入中国并开始翻译有关,这些圣徒的名字早就确定在《圣经》中,而之后的译名是不同的译者各自发挥,直到后来新华社译名室编纂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才确定的现在我们熟悉的其他各国人名中文统称,但有关于天主教的译名便不再改动,和《圣经》一样,无论你觉得《圣经》中文译本中的句子有多奇怪,引用时也只能原文照搬。

把《圣经》翻译成中文的工作,可以回溯至元朝,最早都是由欧洲传教士进行的,尽管沒有任何《圣经》译本留下,但有相关记载。从 16 世经末至 17 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在他们各自的教理著述中引用了前人的少量中文译经成果。到了18世纪才有相对完整的译经手抄本留到今天。从 19 至 20 世纪中期,除了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中文圣经《思高圣经》外,现在留存在华语地区的各种译本有十几种。

天主教传教士最早来到中国的时间有记载是元朝。1245 年,当蒙古大军逼近欧洲时,罗马教廷和派遣方济各会士(正是前文提到的那个苦修士方济各创立的)来到蒙古,其中一位名叫柏郎嘉宾 (Giovanni da Pianô Carpine, 1180 – 1252,这位的中文名便有了向中文靠拢的译法)的传教士曾写书提到中国人(也可能是蒙古人)的《圣经》和教堂建筑。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更是有相关景教、基督教和教会的描述。

而那一时期最早直接在著作中使用《圣经》句子的是方济各会的传教士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 1246–1328),他在写回给方济各会的信中说自己已通晓鞑靼语(很有可能是指蒙古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地区最早期的《圣经》译本是有蒙古语版的。(孟德高维诺的部分书信,现存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劳伦图书馆和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从明朝开始,欧洲传教士便不再像之前那么畅行无阻了,朱家王朝并不十分欢迎他们来传教。但到了明朝末年,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和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还是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16 至 17 世纪期间,天主教的典籍翻译主要是涉及教会礼仪,例如布道、福音信息、圣歌等。但为后期进一步翻译《圣经》打下了基础,而且圣徒名字中多用“禄、若、笃”等极具中国佛教特色的译名传统大约也是那时开始的。另外,当时传教士分布在中国各处,在没有统一官方语言的情况下,传教士们掌握的“中文”大多是各地方言,因此各地天主教典籍的翻译也并不十分统一。

现存最早的天主教中文《圣经》译本,是 18 世纪初由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Jean Basset, 1662–1707)翻译的《新约》,他有两名中国助手,其中一位的教名是徐若翰(Johan Xu,可见若翰在那时就有了)是由拉丁文译成的中文。这本中文《圣经新约》的手抄本现在存世只有三份,分别藏于罗马、剑桥和伦敦。“神”这一中文译名是白日昇这一版最早确定的,到了1709年,罗马教廷确定使用“天主”,但“神”这一称呼一直未禁止。

1730 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弘绪(François Xavier dʹEntrecolles, 1664–1741)在北京正式出版了《训慰神编》,这是第一部印刷出版的《圣经》。而殷弘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名“商业间谍”,他在与法国的通信中,详细描述了景德镇制瓷的工序,从而使得欧洲掌握了中国瓷器的烧造方法。

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中国天主教信徒开始尝试翻译《圣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李问渔、沈则宽和马相伯,之后还有萧舜华和吴经熊。他们的原本大多为拉丁语版的《圣经》,同时在外国传教士的帮助下,也参考了希伯来语《圣经》。

20 世纪中期,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传教士雷永明(Gabriel Maria Allegra, 1907–1976)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组织进行中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主导的译本后来被 称为《思高圣经》,译自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是华语地区第一部从原文翻译的完整中文《圣经》。也是现在各类中文版《圣经》中的标准版。

而我们看到的那些伯多禄、若望、保禄、本笃等名字确定的时间各有先后,但在这本《思高圣经》中全部确定,也是现在梵蒂冈在对天主教中文资料、名称等确定的重要来源。比如现在的教宗方济各,在他刚上任时,中文世界有弗朗西斯、方济等各种译名,梵蒂冈圣座(相当于秘书处)确定的名称为方济各便来源于《思高圣经》。

最后以我们最常见的John的五花八门的各国叫法来做个结尾:

约翰起源于希伯来语,意思是“主是仁慈的”,因此在欧美各国,这都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名字,只是在各国语言中略有差别,以下是各种变形的约翰:

英语:John (约翰)

西班牙语:Juan(胡安)

法语:Jean(让)

荷兰语:Jan(扬)

俄语:Иван(伊万)

瑞典语:Johan (尤翰)

意大利语:Giovanni(乔万尼)

记得去年那部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上演时,瑞典导演Johan Renck 一度被译为乔韩·瑞克大概也是字幕组不愿意去对照人名字典,按自己的发音译的吧。虽然音译难免不同,但认真一点,保持前后一致,对于影迷和书迷来说,不至于混乱,知道那三五个John其实是同一个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